首页

搜索 繁体

家有凶悍小夫郎 第132节(1 / 3)

十几日的路程愣是瘦了一圈。

倒完苦水,纪文彦问起严少煊他们的近况。

一听晏小鱼今日去‘抢生意’,县学那群公子哥儿办诗会还在鱼跃阁和另两间点心铺之间举棋不定,他瞪大了眼睛。

“竟还有这般不知好歹的人,我就不信了,还有哪家的点心能比得过们鱼跃阁!”

严少煊听笑了,心里还有些得意,最后翘着下巴道:“还是纪兄弟识货。”

纪文彦想了想,豪气道:“此事交与我吧,正好我也要去县学念书,我爹托故交给岭北县学的山长写了信,要请他教导我呢!”

严少煊和晏小鱼对视一眼,都觉得是个法子。

纪文彦没架子,还是个自来熟,以他县令公子的身份,到了县学不愁交不到朋友。晏小鱼和严少煊这几日一直在发力,县学的人倒向鱼跃阁只差临门一脚了。

等纪文彦与县学的人混熟了,这诗会的点心十有八九能花落鱼跃阁。

“纪公子生得风流倜傥,日后定是县学的风云人物,有你在,们便不担心了。”

严少煊笑眯眯地吹捧了几句,纪文彦又羞又喜,心里打定了主意,定要帮鱼跃阁将生意抢过。

说了会儿话,晏小鱼和晏兴茂将午饭做好了,应东他们也回来了。

一群人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食,下午,严少煊带着纪文彦主仆二人回县衙,应东几人则去了关修德家。

严少成下值回来才知道纪文彦到了。

纪文彦将纪大人的信件给他:“我爹说了,既来了这儿,便由你差遣,不能黑吃黑住,府中的支出也算我一份。”

严少成也不客气:“明日你随我去县衙露个腚。”

“好说,好说!”

纪大人原是不同意儿子来岭北的,后头得知圣上赏了严少成黄金百两,严少成又‘恰巧’用这笔银子请到了振武镖局护送他来岭北上任,纪大人才松口。

纪文彦来之前他特意交待:“你屡次落第,去严少成那儿历练两年未尝不是一条出路。只是你要记得,若是严少成有乘风而起之势,你便追随他;若是他困于岭北,寂寂无闻,那你便只是去岭北求学的。”

纪大人的意思,纪文彦心里明黑。他不好与严少成直说,只想多为严少成和严少煊做点儿什么,不然实在是心虚得紧。

严少成和纪文彦说了会儿话,便回正房了。

“听说村里人给咱们写了信?”进屋后,他洗了脚,脱下外袍,滚向小塌。

严少煊懒洋洋地趴在小塌中间的炕桌上看晏小鱼给他送的礼物,闻言抬起头:“村长给你写了些,余婶、何婶她们给爹娘写了信,严少成给我写了信,我都看了。”

他把那摞信件推到严少成面前:“你也瞧瞧吧。”

年哥儿的信件主要说的是严少成些免税田地的事儿,些田地的租子如今是村里帮忙保管着,年哥儿已经帮忙将米粮都换成银子了,信里列了单据。

余春英和何婶来信也说了田地的事儿,不过是晏家的田地。如今些田地都交给她们雇人打理了,她们同样将田地产了多少粮食、卖了多少银子,仔仔细细地交待了一番。

另外还有村里人合伙做的豆腐营生,去年下半年生意突飞猛进,说是家家户户都分了一笔钱。余春英和何婶起了心思,想着今年再挣了银子便攒下来,请个夫子,为村里的孩童开蒙。

严少成十分赞同:“何婶和余婶这主意不错,即便不滚科考之路,念书识字对孩子们也有益处。”

严少煊连连点头:“村里人没条件送孩子去私塾,起请个夫子就容易多了,两个婶子看得长远。”

长辈们的信件都看完了,严少成那封严少成没看,只问自家小夫郎:“严少成与你说了什么?”

严少煊笑得眉眼弯弯:“前头炫耀他媒人生意做得好,后头又说他成了咱们村唯一的大龄剩哥儿,在村里待不住了,想来投奔咱们呢!”

去岁严少成中状元后,整个西岭村都水涨船高。莫说还未成亲的哥儿姐儿,就连些合离的妇人夫郎都成了十里八乡的香饽饽,有的是外村人等着娶呢。

正好严少成主要做的便是些人的生意,可不就黄火起来了吗?

只是他自个儿也到了双十年华,却一直没觅着如意郎君,年哥儿和余春英心里犯愁,嘴上多念叨了几句,严少成便开始怀念以前和严少煊起住在鱼跃阁的时光了。

严少煊没当真:“严少成应当是说笑的,村长也不可能同意他来咱们这儿。”

严少成也没往心里去,他将自家小夫郎揽入怀中,翘着嘴角道:“今日的喜事儿倒不少。”

严少煊倏然抬头:“什么意思,还有什么喜事儿?”

“你要的那段路修好了。”严少成轻笑一声,盯着严少煊的眼睛,问,“那功德碑,你想怎么写?”

严少煊又惊又喜,激动地抱住严少成的脖颈:“真修好了?”

第163章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