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“血海鸣音”四字形容琴魔杀戮之态,绝非言过其实的夸张描述。
萧音徽见局势逆转,顾不得自己内伤渐重的不利状态,回首向身后的门徒发下号令,开谷应敌,两面夹击。
排除掉留在谷内照顾中毒、受伤同门的和中毒症较为严重的,能上阵的门徒只有寥寥几十人,但云横沧海阵讲究合力协同,光是这几十人的阵型就足以对抗那些数量过百的游勇散兵。
当外谷爆发的大战逐渐显露出拂云必胜的前兆之时,那些以为人多势众就足以欺凌拂云的乌合之众见踢到了铁板,更有丧命的危险,他们就果断地放弃了前两日还一同喝酒吃肉的“好盟友”,悄悄下山逃亡而去。
可是作恶多端总是要付出代价的,不是吗?以为逃走了,割断了与东瀛人的联系,就清清白白了?
先前柳风裳飞速奔往交战之地的谷中之时,风惊月就做好了收割的准备,她提着刀站在出谷的必经之路上。
春天的微风将血腥味吹到了山道上,逃兵身上那一股紧张、畏缩的气息也吹到了这里,突然,潮湿的石径上慌张杂乱的脚步声在一瞬间停了下来,透出了十分的诡异。
狭窄的石阶不过一米多宽,石阶一侧是黑褐色的山岩,另一侧是深达十几米的山涧,山涧中草木横生于乱石之中,带给行人有一种原始而天然的惧怕之感。
而眼前之人手中握着的那一柄暗红色的刀锋,则带给逃兵们喘不上气来的心理压力。
孤鸾刀,天下第一,风惊月。
拿刀的女人长着一张不好惹的脸,她双目微微眯起,流露出的尽是不屑与厌恶,她不需要说话,就足够让人闻风丧胆。
天然的山涧成为了逃兵们最佳的丧身之所,山石上浓绿的苔藓被飞溅的鲜血覆盖,山涧下郁葱的灌木被跌入的尸身打扰。
风惊月的任务就是要让这些人有来无回,扼守住出口的同时,不断向谷中行进,她要速速支援拂云,因为这一批人远赴黄泉后并不意味着她们就能高枕无忧。
巫济并没有跟在风惊月身边,她的杖法应对两三个来敌并没有压力,但是遇到大规模群体混战,她并不占多少优势,反而需要风惊月的保护。于是,她悄悄翻山越岭进入内谷,救人为上。阿济本就是山林里的孩子,这一去仿佛猛虎归林,游鱼入水。
在她们兵分两路之前,巫济提醒风惊月:“风姐,我闻到了风中不寻常的腐臭气息,它的浓度很高,臭得我想吐。但又时有时无,我担心,也许这附近除了这些江湖喽啰和东瀛人之外,还藏着蛊人。”
潭州养出的蛊人威力不小,能徒手撕裂身着铠甲的兵丁,这让风惊月一行人不由得警惕了起来。
她加快了步伐,在外谷参与了最后的厮杀。
此时的外谷,尸横遍野,血从台阶上流入穿谷而过的溪流,染红了已经被蛊毒污染的水域,令人惊异的是,那血水竟然不是红色,而渐渐地变成了黑紫色,并且出现了凝滞、沉淀的状况。
就在这时,水中有成群的人影缓缓浮出,如同黄泉之畔拥挤的鬼魂。
第64章 侠骨放狂歌
平静的水面下是涌动的波澜,潜藏已久的蛊人浮出水面,当诡异的铁哨声像划破晴空的闪电般突兀地响起,蛊人们得到了号令,跃出了水面。
这些蛊人表面上看起来与常人差别不大,只是它们的血管并非青绿色,而是深沉的黑紫色。巫济说过,蛊人不死不活,血管中的血液已经凝固,所以呈现出这样的效果。
而厮杀后的鲜血流入水中,逐渐凝结、沉淀,则是因为蛊毒在作用。这些蛊人藏在水底太久,它们散发出来的毒素已经和不见日纠合在一起,如果毒素变异,那后果将不堪设想!
风惊月看着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局势,焦急万分。
毒已经在这一片水域存在了三天以上,很有可能已经流入洞庭,会极大影响水生动植物和在附近生活的大量人口;而眼下,她们根本没来得及处理水污染,这些蛊人即将发出进攻。
无法,只能战!
这些目光迷茫的蛊人们慢慢围聚起来,有一种丧尸围城的既视感,吕婵盯着目标列表,看了一眼下方的人数统计,竟然有一百七十余人那么多。
这些蛊人没有名字,在系统上只是显示为红色的“蛊人”二字,可吕婵却觉得其中的几个有点眼熟,因为它们的特征太明显了。那几个都长着白发白须,若不是蜡黄泛黑的皮肤下全是如细虫一般的血管在起伏蜿蜒着,看上去,倒是很道貌岸然。
是谁来着?
“孤鸿子。”风惊月震惊中又带着些许毫不意外,她回答了吕婵心中的疑问。
“哦哦哦!华山那帮人不是死不见尸吗?原来是被做成蛊人,潭州那边的蛊人只是普通人就已经力量巨大,如果是像华山派这样的武林高手,那么岂不是更难对付?”
吕婵急急说完,想起了华山的剑阵,如果这些蛊人意识未灭或者被操纵着演阵,加上本就已经不惧刀枪的身体,那么将更具威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