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允洄正在练字,按照他的习惯,一旦提笔就至少要一口气写完整篇才会分神处理别的事情,一旦被打扰就会不悦。
刘妈妈是他的乳母,自然清楚他的脾气,于是只是在一旁等候,没有开口。
一篇《大唐中兴颂》,正写到“何千万年”,马上就要结束了。屏风外忽然传来吭吭吭的奇怪响声,而后是一阵仿佛呛水的咳嗽声,徐允洄分心一瞬,一个好好的‘何’字落笔便飘了,整张皆毁。
他抿了下-唇,有些不悦,更是责怪自己如此轻易便受到影响,发泄般的将面前的这张一把揉皱了,扔到废纸篓中。
他抬眼定定的看着刘妈妈,知道她进来便是有事,等她开口。
刘妈妈虽是六少爷的乳母,但主仆有别,看出少爷不高兴了,她心里也是有些慌,不知道那小丫头在外面干了什么。
“少爷,太太那边领来一个小丫头。方才许是那丫头惹出的动静。那丫头年纪还小,不懂规矩呢。”她一面回话一面抬起眼皮悄悄观察着六少爷的脸色。
徐允洄虽然不悦,但也没有生气到要惩罚这丫头的份上,将这茬略过不提了,淡淡吩咐:“妈妈,叫她进来吧。”
虽然没有人在他面前如此大笑过,但他倒也不至于听不出这是笑岔气了,徐允洄也不明白是什么样的人能自己把自己逗到如此地步,起了些好奇。
燕儿知道自己犯错了,娘就总说她有时莫名其妙发笑不体面,但是二太太被追着喂饭……真的是很好笑啊。
她嘴角又有向上的趋势,听到书房那边传来动静,她狠捏了一把自己的大-腿,这才强按住笑意,装作方才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。
刘妈妈的脸色不太好看,如果不是少爷马上要见她,她必然是要先训斥一番的,方才还觉得她年纪虽小却应对自如,必然是懂事知礼的,全然是想错了。
燕儿知道此刻说什么都是错,只低头装鹌鹑,落后一步跟着刘妈妈,直到六少爷问话才抬起头。
映入眼帘的是个头大身子小的漂亮娃娃,脸白的像玉,黑眸清亮有神。他穿着玄色的缎子直缀,勾勒出瘦窄的肩膀,更显得头大了,像过年贴的大头福娃。
想到这里,燕儿又想笑了,她咬着下嘴皮,才勉强撑过行礼。方才已经没憋住呆会肯定要挨骂了,这会万万不敢让自己笑出声来。
徐允洄看着眼前头发稀疏,身子伶仃的小丫头,要不是刘妈妈方才说了是太太那边送来的,他还以为是府里刚买了逃荒来的丫鬟。
是个可怜的,在家估计都吃不饱饭,难怪仅是到了这里,看了看环境,就笑的难以自抑。
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少爷的声音也好听,燕儿一边感叹,一边又甜甜的笑起来:“六少爷,奴叫燕儿。”
他虽难得起了怜悯之心,不打算为难她,也没多两分热情,他一面抽出张新的宣纸,一面挥手示意两人退下:“以后你还是叫燕儿吧,刘妈妈安排她些做轻巧活儿就行了。”
燕儿大喜,不用做太多事情还能拿三等月例,少爷好人啊。
这静竹院,她可算是来对了!
作者有话说:
此处想到余华老师经典发言,去文化馆报道时故意晚到两个小时,然后发现自己是最早到的。于是说这地方来对了!
第3章
◎想吃点心(修1次)◎
退出书房之后,刘妈妈让银杏,就是方才在屋外守门的年轻丫鬟,带燕儿先去库房那边支取被褥和衣服。又安排了另一个十二三岁的丫鬟,名叫碧玺的,轮班守门。
“方才你在少爷屋内失态,虽然少爷不计较,今日-你也是刚入府,便放你一回,以后可得慎思慎行。”
刘妈妈神色不算严厉,那双眼睛却像刀子似的狠剜了她一下,燕儿浑身一颤,连忙应下:“燕儿再也不敢了。”这才勉强糊弄过关。
银杏悄悄打量着这新来的小丫头,刚走出静竹院的范围,便忍不住开口了:“刘妈妈说了,虽然少爷安排你只做做轻巧活儿,但毕竟你占了三等丫鬟的人头,一个月有两百文的月例,哪里能光拿钱不做事。”
“这……燕儿初来,还不懂这些,请银杏姐姐指教。”
“待会跟你说吧,这会我先给你说说我们院里的情况。”
银杏其实是个性子简单的,刚开始是嫌弃燕儿人小,害怕她不仅不能干活要需要她们照顾。不过这会见她行为举止都像个小大人,便放心跟她交流起来。
没说两句,跟燕儿话就多了起来:“咱们院里人简单,刘妈妈是六少爷的乳母,只要少爷不发话,就是妈妈说的话最管用。彩金姐姐是咱们院的大丫鬟,现在去府医那领药去了。我呢是二等丫鬟,还有一个比你大三岁的小丫头叫朱砂。”
燕儿一边听着一边记路,今天见了不少人走过了不少路,她这会都有些糊涂了。
库房在正院右边不远,银杏拿了六少爷的对牌,里面管事的妈妈估计也得了吩咐,互道了万福之后,没有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