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有神。别说是顾团长,我见了也喜欢。”
“听说得了不少奖章还上报纸了,年纪不大为人可妥当了。”
“诶迈,我咋记得她以前结过婚,是不是上次传的沸沸扬扬的那个寡妇?怎么这么有本事呢?”
“寡妇?谁说是寡妇?真的假的?”
“相亲相的,听说是顾团长主动去追求的。为了这位,还跟陈老政委家的姑娘——”
中间有位鲜少说话的妇女低声说:“不靠谱的传闻就不要说了。这里不是你们的村头,爱嚼舌根回村子里嚼去。平时思想建设都建设到哪里去了?”
她不是别人,正是王师长的夫人,妇女委员会的会长秦思政。
在家属当中,她说话力度最大。她既然不让大家说这样的话,顿时没人再敢继续说下去。
秦思政知道她们当着面不说,谁知道背后会不会议论。于是又敲打了几句。
这边话刚落下,那边顾轻舟带着青梅过来,手里还提着水果和礼品,登门拜访。
这是秦思政第二次见青梅,第一次是结婚当天。
顾轻舟对秦思政很尊重,最初当兵时秦婶子没少照顾他。不然也不会青梅过来第二天就来问候。
“秦婶子好,我是青梅。昨天过来照顾他,时间太晚就没过来,今天趁着他午休过来赶紧问候您一声。”
青梅站在一群妇女面前,腰杆挺直,说话落落大方,见谁都是三分笑,漂亮极了。
秦婶子拉过青梅的手,亲昵地说:“下回他要是忙你就自己来,别跟我客气。你婆婆跟我关系好,是好姐妹,小顾把我家当做自己家,你也当做自己家才好。”
青梅不知道秦婶子说这话其实是给在场的其他人听着的,就让她们知道青梅在家属区是她照应的人。这样的行为跟刚才的敲打足够让家属区里的人们消停了。
青梅觉得这位秦婶子真是太好了。她跟顾轻舟中午匆忙过来,没能提前打招呼,人家没见怪,说的话还这么亲切温和。
秦婶子家住在一楼,有个小院子。青梅和顾轻舟跟在她后面进屋说了会儿话。
顾轻舟休息时间有限,时间差不多了,青梅就跟他一起出来,只是这次手里多了两套裙子。
“你也别嫌弃,是京市里的朋友给我做的。我嫌花样太年轻不适合我,一次都没穿着。”
秦婶子拍了拍裙子,很有水平地说:“也没用你们年轻人喜欢的的确良,用的是不大结实的缎子面,也不知道你喜不喜欢。”
缎子面多舒服啊,绸缎绸缎,热天不贴肉,冷天不凉肉。青梅从前还有一条丝绸的吊带裙,在家里洗完澡穿上,贴在皮肤上格外舒服。
“谢谢秦婶子,我也不大喜欢的确良,反而觉得棉布穿着踏实舒服。还是这缎面,是太难得的了。我一定好好珍惜着穿。”
秦婶子闻言,笑眼弯弯地说:“好姑娘,你的性格跟我年轻的时候好像。也不喜欢追求那些新鲜面料,就觉得棉布的最舒服。当时还被人笑话过。老了以后,你瞧我身上也是这样,没一点进步。”
青梅发自肺腑地说:“您怎么没进步呢,轻舟还说让我多跟您学习,以后我要是经常过来您别嫌烦啊。”
青梅笑起来很讨人喜欢,说话也实诚,让人听着舒服。
秦婶子知道她不是信口开河奉承别人的姑娘,也知道一些过去的事,拍着青梅的肩膀连连说:“行,我烦小顾也不会烦你。”
顾轻舟在边上佯装不乐意地说:“那以后我可再也不来了啊。”
秦婶子说:“你跟你王叔凑一块去吧,以后我可算有伴儿了。可惜待的时间太短,以后争取随军来,也算陪陪我。”
青梅笑着说:“行,若是有了这个打算一定跟您商量。”
告别秦婶子,抱着新裙子,青梅心情很好。
这种好心情一直持续到下午去图书馆借书。
她跟顾轻舟坦白了自己重生和穿书的事,自然也跟他说知道马上要放开高考的事。
顾轻舟把自己学习用过的教科书找出来给青梅,还缺一些学习资料,青梅就到图书馆碰碰运气。
正好小娟在家里待着无事,也跟着一起去。
临时借阅证一次可以管一个月,青梅在小娟的帮助下办好一张。
要说她还真没看出来,小娟居然上到初中。
这时候学东西都扎实,虽然后面没读书,小娟依旧保持着继续学习的态度,看得出来她喜欢学习。
青梅站在书架和书架之间找文章资料,这时候的学生写作文跟她在学校不一样,遣词用句和文章结构都要重新学。
整个学习体系可以看出受苏联影响很大,翻阅的文章里不少是苏联名著,自己做的文章里也对苏联文学引用许多。
小娟跟在青梅后面,手里捏着新办理的借阅证:“青梅、青梅。原来你是这两个字。怪不得我说你的名字听的耳熟,该不会前段时间抗洪救灾一口气救了一百多人的英雄就是你本人吧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