旁边观礼,动静可以闹大一点,让大家都参与进来嘛!这既是秦国的喜事,合该也是天下人的喜事,不如陛下大赦天下,以彰显你的仁德。”
众人齐刷刷地看过来,倒把赵元溪给看得不好意思了,“你们继续,你们继续,我就随口一说。”
“陛下,臣以为太后娘娘言之有理,恩威并施,才能令万民为之臣服。”
“臣也以为如此。”
……
嬴政低眉沉思,思考着大赦天下可能引发的后果,良久之后,他抬眸道,“那便非重刑犯,皆可免除刑法。”
杀人放火,犯上作乱的人该死还得死。
封禅的具体流程讨论了整整三天,才终于敲定下来。
一开始赵元溪还愿意跑去听一听,可后面听到他们路上布设什么颜色的布都能吵上了一个时辰,她干脆也不过去了,这样的烦心事还是交给嬴政自己处理好了。
赵元溪领着扶苏等人在城内闲逛,路过一家酒肆之时,听见里面的议论声,不由停了下来。
只见三位儒生围坐在一起,握着酒杯笑谈。
上座老者摸着花白的胡子,不屑地笑着,“那西垂来的蛮夷,竟敢来此处行封禅之礼,欲劈我泰山石头,好不狂妄。”
有一人哂笑,“那酋首还欲让我等为他献计,制定封禅礼仪,简直痴心妄想。”
“听说他们如今打算按自己的礼节行事,蛮夷不愧是蛮夷,毫无礼数可言。”
扶苏听清楚了那些儒生在说什么,气得不行,冲上去就要同他们议论,被赵元溪一把给捞了回来,轻轻拍了拍他后背,示意他往后退退。
扶苏心领神会,让开了路。
赵元溪笑着上前,那笑却是阴恻恻的,毫不客气道,“诸位先生还真是犹如井底之蛙,目光短浅,为人刻薄,如此便是儒士的风范吗?”
儒生面色皆变,“你是何人?”
“不过是听了不平之言的路人,忍不住和你们说道说道罢了!”
“果然是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,我们在此交谈,与你何干?”
这句话直接横扫了在场除了他们以外的所有人。
女子赵元溪连笑都装不出来了,小人扶苏和子婴也是咬牙切齿,既是女子又是小人的吕雉更是狠狠地瞪着他们。
“孔子扬周礼,可有让天下就此止兵戈?你们这些儒生除了给国君写降书,又做了什么?”
“始皇帝扫平六国,结束纷争,欲开万世太平,如今他要昭告上苍,你们却横生阻拦,他不愿同你们这些人争执,故而选择重议封禅仪式,你们非但不知感恩,却在这里暗嚼舌根,当真是君子!”
赵元溪语气充满嘲讽,她似乎有些明白为何嬴政如此讨厌儒生了,这群人除了在一旁说风凉话,还真没干多少实事!
众儒生涨红了脸,尤其是为首的那位,前不久还真的为齐王写了降书,这直接戳中了他的脊梁骨,气得他浑身直打哆嗦。
“天下纷争四起,与我儒家有何干系?”
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,你既是这天下人,又深谙为臣为君之道,怎就和你们无关?哦!我知道了,天下太平有你们的功劳,战乱四起就跟你们毫无干系了?”
赵元溪冷笑骂道:“你们当真是好大一张脸!”
子婴附和,“对,你们不要脸!”
扶苏点头,“确实不要脸。”
吕雉跟着队形,“嗯,不要脸!”
被一群他们平日里最看不起的女人和小孩嘲讽,几个儒生气得不行。
“竖子,竖子!”
赵元溪嗤笑,“你们总把礼义廉耻挂在嘴上,偏偏个个都是无礼狂徒,无耻小人,为臣不忠,为子不孝,为仁不人,为友不义,你们有什么资格自称儒生,我看儒生的名声就是被你们这群蠹虫给败坏的!”
旁边听到动静赶来看热闹,本来还想站队自家人的儒生,哪里还敢为其发声,纷纷避让不及,选择了与其割席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