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大娘以这事要挟梨白,梨白索性有样学样,把桃粉也拉了进来。
那日,佳宜长公主和萧驸马来府上坐客,顺安宫小厨房便闲了下来,李大娘无所事事,王家媳妇便托人把她叫到家里。
这些日子,孙昌盛一直没被放回来,李大娘只能乖乖等王家媳妇的吩咐。
王家媳妇交给她一包药,让她等梁王回来,想办法让梁王喝下去。
于是她便照着做了,而桃粉和梨白也配合得很好,三人齐心协力,把金尊玉贵的梁王爷送上了西天。
李大娘刚刚供出王家媳妇,赵时晴便亲自带人要去抓王家媳妇,她在路上便问清楚了,王家媳妇是府里王管事娶的继室,她没有卖身契,不能算是王府的下人。
王管事管着梁王府在洪城的铺子,两三个月才回梁都一次,而王家媳妇也没在府里做事,平时就是在家里做做家务。
等到赵时晴到了王管事家里,早已人去屋空,问了邻居才知道,几天前,王家媳妇就和她弟弟出门去了,说是去洪城看望王管事。
因为恰逢府里办丧事,上上下下都很忙,更何况王家媳妇和她弟弟也不是府里的下人,她们去了何处没人在意。
赵时晴把李大娘的口供复盘了一下,便二话不说,抬脚朝张嬷嬷家的房门踹去!
张嬷嬷约了李大娘,李大娘就被王家媳妇要挟,蝉儿传了一次信,就掉进湖里淹死了,这件事,张嬷嬷脱不了干系!
张嬷嬷孤身一人,平时只有不当值时才回来,大多时候都在聂琼华身边。
赵时晴在她家里搜了一遍,什么也没有搜到,便带人回到王府。
聂琼华刚到王府时住在一个单独的院子里,最近几年,梁王几乎不在遂宁宫过夜,于是聂氏便让聂琼华搬过来和她同住。
赵时晴可以去踹张嬷嬷的家门,却不能冲进遂宁宫抓人,她确定张嬷嬷此时就在遂宁宫,便打发人去亲卫营给赵云暖报信,自己则带着凌波站在遂宁宫门口,不让任何人出去。
有内侍要硬闯,被小乖啄了一口,哭爹喊娘回去报信。
聂氏听说赵时晴堵了她的门,放鹰啄了她的人,气得发抖,让人去叫赵云暖,得知赵云暖没在王府,便又让人去叫赵廷暄。
第21章 一女当关
派出去的人到了门口,就被凌波拦住,那人硬闯,横次里飞来一脚,又把他踹进门内。
这下子,聂氏怒了,让人去把赵时晴叫进来。
可是赵时晴哪有这么听话,无论你把天说下来,她就是坐在门口纹丝不动。
想出去?开玩笑!
想让我进去?免谈!
今天没有德高望重的夫人需要王妃接见,所以王妃就早点睡吧,梦里啥都有。
总之,赵时晴一女当关,把遂宁宫守得严严实实,一只蚊子也别想飞出去。
遂宁宫内,聂氏气得发抖,郑嬷嬷劝了也没有用,正想请聂琼华帮忙劝一劝,忽然便是一怔。
聂琼华这个一向惟恐天下不乱的,这个时候怎么没在王妃身边呢?
郑嬷嬷是聂氏的陪嫁嬷嬷,年过六旬,若不是梁王忽然薨逝,郑嬷嬷下个月便准备荣休了。
她一大把年纪,有什么看不清的?
现在这种情况,聂琼华不但没有煽风点火,反而不见踪影。
而那位二小姐,虽然一向行事古怪,但是这些年来对王妃尊敬有加,不亲厚,可也没有逾越。
今天她忽然来堵门,如果不是对王妃不敬,那就是冲着聂琼华而来。
毕竟,在这王府之中,王妃就是聂琼华的保护伞。
而二小姐赵时晴背后的,自然就是大郡主赵云暖了。
梁王活着的时候,王府里平静祥和,如今梁王不在了,世子还没有回来,王府里便已是暗涛涌动了。
从梁王过世到现在还不到十天,王府里便已经分成了两派,一派是王妃,另一派便是大郡主赵云暖。
现在二小姐赵时晴来遂宁宫堵门,在郑嬷嬷看来,这无疑便是一个讯号。
郑嬷嬷心情忐忑,她肯定是王妃一派的,她打从心底也是忠于王妃的。
忠于王妃,那就要扶植二公子,可是世子才是嫡长,是正统,而大郡主肯定是向着世子的,且她手握亲卫营,不容小视。
袭爵的旨意一日未下,便胜负未明,郑嬷嬷哪边都不想得罪死了,毕竟,她有儿孙都在梁地,以后也是要依靠着梁王府生活。
郑嬷嬷想到这里,便压低声音对聂氏说道:“王妃,依老奴来看,二小姐并非对您不敬,她更像是在拖延时间。”
聂氏一怔:“拖延时间?拖延什么时间?”
郑嬷嬷:“大郡主回府的时间。”
聂氏那柔美如茉莉花瓣的脸上闪过一抹寒意:“她要做什么?王爷尸骨未寒,她就想对付我这个亲娘吗?”
郑嬷嬷知道,聂氏口中的这个“她”不是二小姐赵时晴,而是大郡主赵云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