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个老大人围在桌前说着话,桌上几张考卷传来传去,私语不断。
殿中?两侧红柱上盘着金龙,一排比人还高的?青铜灯架摆开,如树杈分出灯座,点灯百盏,再往上是丹陛玉阶,龙椅上高坐着已到中?年的?帝王。
皇帝笑着呵斥道:“你们这些老东西,只顾着自己看?,忘了朕还坐在这儿?”
殿内沉静一瞬,下一刻立刻有一位老大人站了起?来,对?皇帝说道:“陛下,此次殿试前十?名都?在这儿了,请陛下过目,定下前三。”
皇帝扫视一圈,没瞧见自己的?贴身太监,这才想起?自己把人派了出去。
正想要随便喊个小太监把考卷呈上来,那白面圆脸的?内监快步回来了,立刻拿了考卷上去,弓着身子把卷子放到大案上。
皇帝没有立刻看?,而是扫一眼匆匆回来的?内监。
那内监立即会意,微微躬着身面向皇帝,目光落在自己的?脚尖上。
他把方?才所见所闻一一说了一遍,有谁在殿中?忐忑不安,原地踱步;有谁神思?恍惚,心神不定;又有谁冷静沉着,不卑不亢。
皇帝默然,沉静点点头,这才拿起?手中?考卷看?了起?来。
他脸上看?不出情绪,看?不出表情,只把手里的?卷子一一看?过,似乎连停顿时间都?差不多,完全看?不出偏好,让人猜不透心思?。
最?后一张考卷看?完,他才朝内监点点头。
内监立刻挺直了脊背,扯开细长?却尖亮的?声音,唱道:“传——”
考后小传胪,皇帝召见前十?名的?考生,在其中?定下状元、榜眼、探花。次日则是大传胪,即“传胪大典”,新科进士面见皇帝,跪谢皇恩,之后还有琼林宴、孔庙拜谒等琐事。
十?名考生进了殿,依礼叩拜,齐唱万岁,最?后才齐齐整整站在一排。
科举是一条长?路、难路,能?走到殿试这一步定然经过许多挫折苦难,其中?多是三十?岁以上的?人,甚至还有近七十?岁的?老者,也是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
如此一来,刚过弱冠的秦容时站在其中万分显眼。
皇帝的视线在他身上停顿片刻,却没有点他的?名字,而是问了其他几个人,其中?就有那位老者。
七十?古来稀,如此年纪还能?坚持到殿试,就连皇帝也有些惊讶,更?甚当场赐他国子监司业一职。
又问了几个人,皇帝的?目光才最?后又落回秦容时身上,问道:
“春闱会元秦容时何在?”
皇帝的?声音并不严厉,反而像一位平易近人的?长?者,语气平淡,声音不疾不徐。
他虽有此问,可?目光已经落在秦容时身上。
秦容时朝前走了一步,拜伏下去,朗声回答道:“学生秦容时,正是本次春闱会元。”
皇帝点点头,又道:“你的?文章朕看?过,你对?农桑一事颇为?了解,民生建设也别具只眼,的?确是个可?塑之才,前三该有你名。”
说到这儿,皇帝还沉默了一会儿,随即笑着开了口:“抬起?头来。”
秦容时依言抬起?头,目光只落在龙椅下的?玉石台阶上。
皇帝盯着他端详一阵,忽地笑道:“生得一副好相?貌,瞧着是天生的?探花郎啊!”
说完,又顿了顿,状似回忆般问道:“听说你乡试也是解元?”
秦容时身子微微前倾,谦逊有礼答道:“回禀陛下,学生确是江州解元。”
皇帝点头沉思?,又道:“解元、会元……若点你为?探花,固成了探花之美,却失了‘三元及第’的?佳谈。说来,我?大雍也许久没出过‘三元及第’的?才子了。”
“你自个儿说说,你想做状元,还是做探花啊?”
皇帝和蔼近人,却贼精,转眼就把问题抛回给秦容时。
这可?是个棘手问题,在场几位人精般的?老大人都?面面相?觑,脸上神色各异,秦容时掩在袖中?的?手也不禁蜷了蜷,但很?快又恢复冷静,拱手答道: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