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74o章(2 / 2)

个时辰过去了,李三娘她小心的活动活动自己这站的都已经是有些僵硬了的脚腕。

她心里想着,该是最多再有半个时辰,这次例行的大朝会该是就能结束了。

就在这时,李三娘她突然就听到了上首坐着的武帝开口了。

坐在最高处的武帝,她的目光扫过群臣,最终定格在了低垂着头的李三娘身上。

武帝缓缓开口,她的声音洪亮而沉稳:“众卿皆知,六年多前,玉门关突发大疫,情势危急,几欲动摇边关根本。

当时,正是太医署五品医正李明芳最早发现疫情,奔赴险地,于万难之中,力挽狂澜。

她不仅遏制住了疫病,更建立了防疫之法,活人无数,保我大唐的西陲安宁。

此前,她更是于凉州,救我大唐重臣杜清晖于必死之境;

如此,这才挫败宵小阴谋。

李明芳,她于国于民,功莫大焉!”

武帝的声音在宽阔的大殿中回荡,她说出的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。

百官中有不少人微微颔首,玉门关之功,虽远在边陲,但其重要性朝野皆知;

这疫病若不是李三娘前去控制住了,可就不是只死上那么点儿人的事儿了。

而杜清晖之事,更是震动朝堂。

如今,朱雀大街上那高台之上的血迹可就还在呢。

武帝继续道:“然,李卿之功,远不止于此。

回溯其入太医署二十载,其所倡所建,皆惠及我朝万千子民。

她于长安首创‘妇产堂’,专司妇人生产之事,使无数母婴得以保全;

开‘稳婆学堂’,传授接生技艺,规范稳婆之行,此业得以正名;

立‘女娘帮扶会’,救助孤苦无依之女子,授之以技,使之能自立于世;

于疡医一道,以醇酒蒸炼之法,得酒精行消毒一事,救众将士性命;

更是广授“度气续命法”、“噎膈解厄术”、“喉关开窍”、“金疮缝合”、“止血裹创”诸多秘技于众医;

奏设“医师秘技秘方兑换堂”、“医师交流大会”,汇天下医道精粹;

推动“平民成药,富人补药”成制,使平民得取成药,价廉而效彰;

撰《产科大经》《疡科要略》,刊行州县,可见其仁心昭昭;

更是呕心沥血,筹建‘平安女医学院’,广纳有志女子,传习医术,开女子学医之先河,为我大唐培育良医,功在千秋!”

武帝的语调逐渐升高,对李三娘之功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:“李卿所做皆是关乎我大唐人口繁衍、民生福祉、教化传承的大事!

她以女子之身,行此大功德,其心可嘉,其行可彰!

朕,岂能不赏?”

武帝说到这儿,就略一停顿,目光如电,扫视全场,最终沉声道:“故,朕决议,破格擢升太医署医正李明芳,为正三品署正!

专领‘妇产堂’诸事,并特许其在‘平安女医学院’中独立设署,也由李卿兼领!

众卿,以为如何?”

此言一出,大殿之内先是一片寂静,随即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嗡嗡声来。

正三品!

太医署正!

这可是实打实的朝廷重臣之位!

有多少郎官一辈子都跨不过五品官,到死都还是个小官。

李三娘她以女子之身在朝堂之中做官就不说了,这一步步的,不过才二十年的功夫就在武帝的默许下做到了五品官!

现如今,哪怕因着李三娘她立了大功劳,这也不能说,就这般给她破格提升到三品官上去啊!

三品官,那可是能类比侯爵了啊!

而且,就听武帝所说,竟是让李三娘在太医署内单开“妇产”一科,此等权力非同小可!

太医署的历任署正,哪一个不是五六十岁之龄才熬着资历爬上了此等位置的?

历来能掌管太医署之人,本就皆由杏林泰斗或皇帝极其信重之臣担任,还从未有过女子位列此职!

更别说,武帝还说,要让李三娘兼领“平安女医学院”!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