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出反常。
宋持砚唤来林嬷嬷打算问一问田岁禾可曾遇到了什么难事。
林嬷嬷道:“这几日娘子一直在家练字,前几日虽跟邻家娘子聊得欢,可也没聊什么大事,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。”
无安危之忧就好,至于别的,宋持砚不想多问,让林嬷嬷退下,林嬷嬷走出两步忽然折返:“老奴想起来了,那日邻家娘子似乎提到了什么县令家的小姐,还说听闻她生得如花似月,还是一个才女。娘子回来之后就情绪不佳了。”
宋持砚明白了。
可他不想多管,她如今吃味只是因为认错了人。
就算吃味也是吃三弟的。
他如常沐浴打算安寝,方从湢室出来,见田岁禾坐在桌边,一手托着腮,百无聊赖地转着一支笔杆,听到他进来的脚步声也不曾扭头,仿佛他是空气。自在的姿态无形流露出放松,是从前少有的。
原来她不害怕旁人、放松身心的时候是这样的。
现下才是最真实的她。
因为她的放松,他的语气也带上自己都不曾察觉的随性自然:“怎么这么晚过来?”
田岁禾“啪”地把笔拍在桌面上,看也不看他:“要个东西。”
难得见她对谁发火,倒是从温软之中露出了一分灵动的棱角,宋持砚腔调不自觉放慢,他又刚沐浴,清冷之中含了几分被热水熏过的慵懒:“你想要什么?”
田岁禾耳朵麻了下。
阿郎怎么突然用这种怪怪的口吻说话?虽然冷淡,但好像……好像在勾引她。她伪装的冷淡气势碎出裂痕,忍不住看向他。
宋持砚也看着她,他的眼眸被湢室的水雾熏过,长睫比平时更湿润,目光也介于温和和疏离,眸光似是被水浸暗的鸦青色缎面。
与他对视,田岁禾脸红了。
宋持砚眉梢似乎扬了扬,田岁禾从这一细微变化中看出了似有似无的笑意,说不上是什么。
总之应当不算是宠溺。
她想起自己目的,重新冷下脸道:“要和离书。”
“和离书?”宋持砚拉过了椅子,在她旁边坐了下来,眼中被水汽熏出的温润淡了些,幽凉如平时。
“为何要和离书?”
田岁禾起初不想答,不想显得自己像个醋坛子。然而看着这张俊美的脸,多少不甘,她一口气吐了出来:“邻家娘子说县令之女喜爱美男,对你有意思。刚好在这时候你要把我送走!我俩相依为命,我原本也很信任你,但回宋家后你变得很冷淡,是不是见了世面,再看我就不觉得有多么好了?”
她初时委屈,后来目光逐渐倔强:“你没有变坏,你只是变好了。当然,我的意思不是我有多不好,阿翁说了,我是这世上最独特的姑娘,只是从前我们一样好,你有你的好,我也有我的好,可现在你有更多的好,我却还是只有那么些。所以,我不怪你,我们是不合适了。”
“和离吧阿郎!就算你现在不会对县令的女儿动心,可以后还会有更多个县令女儿!”
田岁禾抽出张空白信笺,不舍但坚定地推到他面前。
宋持砚静静地打量着她。
相识以来,他还从未在她眼里看到过如此傲气的神色。她的见识和阅历虽少,但许多道理却看得分明,因而不轻易自贬。
他忽然发现,田岁禾并不是一个胆小没有主见的女子。
她的棱角其实非常分明。
田岁禾等着他回应,宋持砚垂着眼不知道在想什么,手忽而轻掸纸面,“若当初是这种境况,再情比金坚是否也会有分歧?”
田岁禾从他幽深的口吻中听出一丝半缕晦暗的兴奋,竟好像在期待什么坏事发生。
可她不明白他在期待什么,又为何眸中的愉悦如此异样。
她脑袋凑过去,就近打量他:“你在想坏事对么?”
宋持砚转向她,盯着她的眸子不放,循循善诱地问道:“若阿郎回了宋家,不再是从前那个阿郎,你猜他会不会变心呢?”
田岁禾被他给问倒了。
这话问得好没道理,他会不会变心不该问他自己?
她不满道:“我想,从前的阿郎是不会变心的,现在的阿郎……我不清楚,你自己不是阿郎么?这样的问题问我做甚?你说这话好像你不是阿郎,在盼着我跟阿郎不好!”
宋持砚被一语点醒。
他为何要去假设那种永远不会玩发生的破碎结局?
宋持砚轻扯嘴角。
“你今晚可真是好生奇怪。”田岁禾捏着手心,“你不像阿郎,从前的阿郎不是这样的。”
宋持砚唇角又似笑非笑地扯了扯,露出冷淡讥讽之意。
“是,我不是。”
他揉皱了那张信笺,“我不是他,故而无权写和离书,你也不必担心阿郎变心。”
越发听不懂了,田岁禾紧紧盯着他,不错过他任何细小的神情,忽然茅塞顿开,“我明白了!”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