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数受黄河水患之苦的黔首急切地望着天幕。
此刻若是能显示各朝百姓对其他帝王的民心排名,秦念之名必然会在汉武帝时期盘踞榜首。
元光三年,黄河瓠子口决堤,东南一带连年受灾。
至今已有十三年!
【刘彻:田蚡、望气者卜算者皆认为江河之决为天事。】
民心再度陡降,彷佛即将与秦始皇会面。
刘彻冷眼。
民心越降他越不在乎!
【秦念:田蚡说黄河决堤是天事,那是因为他的封地鄃没有遭受水灾。】
刘启大怒!
王娡连忙为同母弟请罪。
“田蚡没有才能,请陛下不要让他担任职务,他就不会再犯下这样的错误!”
【刘启:刘彻,罢免田蚡的职务,收回他的封地!黄河决堤你怎么能因这种理由不去治理?】
【秦念:田蚡早就死了。你儿子不去治黄河,是因为他派汲黯郑当时去治理却反复决堤,田蚡给他搭个台阶,他就往上踩。】
秦念毫不犹豫就拆了刘彻的台。
她不认为这全是田蚡的过错。
这不是为田蚡开脱,纯粹是认为这种影响社稷的大事,君王就应该负主要责任。
田蚡说决堤是天事,强行堵塞决口未必符合天意,望气者卜算者再予以附和,刘彻就任由黄河泛滥二十三年。
这是皇帝应该干出来的事?
【刘彻:反复决堤难道不是天意吗?】
【秦念:九年后你跑泰山封禅,第二年就旱灾。这时候你怎么就不觉得决堤是天意,下大决心要治河了?】
【刘彻:……】
【秦念:之前已经让你不要信巫蛊,结果你还信天意?】
【刘彻:天幕不就是天意?】
咦?
秦念还真被刘彻问住了。
天幕这种设定,确实很像天意。
她如果不给出合理的解释,就会违反规则一“不能被发现异常”。
“看到”天幕,却不信天意,这是明显的异常。
第25章
都是打工人, 她都没拆穿刘彻不应该知道车令换马失败。
刘彻就不能假装被说服,不信天意之说好好去治理黄河吗?非要问这么难以回答的问题?
……好像真不能。
秦念想起汉武帝的迷信程度比起始皇帝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能说服刘彻放弃巫蛊之乱——
不对,她不一定成功说服了。
她提议用咒杀匈奴王或死囚来判断胡巫的能力之后, 刘彻只是没有反对这个说法。
聊了这么久,刘彻压根就没说过“不信巫蛊”这种话!
这人设立得可真够顽固!
【秦念:民心榜是按民心排的,声誉榜是按声誉排的,这与天意有什么关系?】
【刘彻:这为何不是天意?】
【秦念:天意,天之意志。天意对这两个榜单有任何影响?与其说是天之意志,不如说是人的意志。】
【刘彻:民心榜是民心,声誉榜应是天意所列。】
如果声誉榜也是人的意志,始皇帝嬴政如何排到榜首?
天下苦秦久矣!
天下人怎会让始皇帝当榜首?
刘彻知道以始皇帝的武功,排在首位没有问题。
十年内吞并六国!
这六国还不是割据一时的“诸侯国”, 皆传承久远。
正如群里这么多皇帝, 无一人质疑其排名那般。
反倒刘彻自己, 曾遭到李世民的挑衅。
但万民不同于他们这些皇帝,多为只知始皇帝为暴君,而不知其功绩。
【秦念:若是天意排榜,排在前列的皇帝必然为天意所钟爱, 为什么还会有人短寿?】
【刘弗陵:……】
看到天幕上的六个点, 刘弗陵:
“……”
他明明都没有参与讨论。
为何让他出言?
是因为这个“短寿”皇帝就是他吗?
刘弗陵感觉受到了冒犯。
但毫无办法。
【刘彻:如此说来, 你无法否认天意的存在,你只是不信天意。】
【秦念:那又如何?】

